《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斩获佳绩,济南造机器人“狂飙”崛起!》《断臂机器人1500米跌撞冲线,为何让人动容?》……近日,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宝特”)持续刷屏,其自主研发的“行者泰山”机器人不仅以“全勤且高分”的表现赢得赞誉,更在4×100米接力赛中勇夺铜牌。这一成绩标志着优宝特的技术实力正式跻身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也让“济南造”机器人闪耀国际舞台。
优宝特并非孤军奋战。从范永选择和团队一起来济南创业,到如今站上世界赛场夺得铜牌,这家企业从0到1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这里“随需而动”的支撑,空间、人才、金融、服务串联成纽带,织就一张“全链条”护航网,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搞研发”。
人才赋能:从“初创团队”到“领军梯队”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工作的范永辞职创业,联合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两位专家在济南高新区创办优宝特,起步之初,公司只有四五名员工。高新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其纳入“海右人才”计划,不仅提供启动扶持资金,还为团队争取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奥盛大厦)的免费办公空间。
此后,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人才服务全程跟进,帮优宝特团队梳理申报材料、对接评审专家,推动其先后入选济南市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
“没有园区帮我们打通人才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团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紧缺技术人才的问题。”范永表示,如今优宝特的研发团队已扩展至近百人,其中硕士、博士占比超过75%,成为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
空间保障:从“一间办公室”到“定制化训练场”
随着研发深入,优宝特的空间需求不断升级。2023年,企业首次扩容,在园区协调下租赁齐鲁软件园大厦B座1660平方米场地,解决了样机装配与测试的基础需求;随着“行者泰山”迭代进入关键期,企业急需新增办公室,园区仅用不到一周时间便完成330平方米场地的增租手续,还同步协调物业完成电路改造等环境升级。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备战阶段,齐鲁软件园的“定制化支持”更显精准。接力赛对机器人步态衔接、场地适应度要求极高,园区开放户外橡胶跑道供企业模拟真实赛道训练。障碍赛挑战多,园区专门安排齐鲁软件园创业广场B座、D座一楼的场地,按赛事标准搭建障碍测试区,满足机器人训练需求。从“有地方用”到“用得好”,园区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问题。
金融活水:从“第一桶金”到“资本朋友圈”
技术研发是一场“烧钱”的马拉松,资金链断裂曾是优宝特最担心的问题。2023年,优宝特面临技术攻坚和资金压力的双重挑战,公司获得省级财政科技股权投资近1500万元,机器人研发得到关键的“第一桶金”,有效推动了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跌倒恢复算法的关键突破。
2024年9月,优宝特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该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联想之星领投。这是优宝特获得的首轮市场化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时隔一个月,优宝特宣布完成二轮融资。此次融资在园区主导下,由济南高新区投融资平台——济南高新财金投资有限公司独立出资。
目前,齐鲁软件园还积极引荐一批实力金融机构实地调研优宝特,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企业创新前端,让企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全程跟进:从“资质申报”到“场景落地”
“企业‘爬坡过坎’时,园区永远‘靠前一步’。”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这句话,是优宝特团队的共同感受。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园区安排专员上门梳理专利、财务数据,帮企业节省了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冲刺“专精特新”企业资质时,园区又对接行业专家,指导企业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报告。
除了资质升级,园区还主动充当“资源红娘”,将优宝特的技术与多元场景需求精准对接。在康养领域,优宝特与园区另一家企业丽阳神州,正探讨人形机器人与康养大模型的结合;在应急救援领域,园区已牵线优宝特与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展开初步对接,未来将服务消防实战需求。齐鲁软件园搭建的“桥梁”,正让优宝特的技术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或赛场,而是逐步融入城市发展与民生需求的方方面面。
“行者泰山”的每一个脚印,都铭刻着优宝特自主创新的执着与齐鲁软件园“润企无声”的支撑。如今,在《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指导下,齐鲁软件园正持续厚植机器人产业沃土,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助推更多“优宝特”式企业破土生长、抽枝展叶。在这里,浪潮、华天软件、神思电子、金现代等领航者持续深耕,优宝特、泽鹿信息、晟安信息等新锐力量破浪前行。从“创业梦想开始的地方”出发,期待更多企业与园区并肩同心、携手并进,园区将始终以优质服务为底色、以精准赋能为支撑,全程陪伴企业发展的每一段旅程。我们坚信,这片热土上涌动的创新浪潮,定能跨越山海、奔涌向前,在新征程中书写生生不息的华章。